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五
123

打好“文化拥军”牌 让知识拥军成常态——记“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三亚市图书馆

打好“文化拥军”牌 让知识拥军成常态
——记“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三亚市图书馆本报记者 胡拥军2016-08-01 04:06:28

三亚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到部队分馆帮助官兵整理书籍。

三亚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到部队分馆帮助官兵整理书籍。

    7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三亚市图书馆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近年来,三亚市图书馆始终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指导,紧紧围绕“文化和谐”的主题,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把关心支持驻地部队建设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知识拥军”作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为驻地军部队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实现拥军工作的新突破。

    为部队官兵架起文化学习桥梁

    每年在“七一”“八一”期间,三亚市图书馆都会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梅山革命史馆、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国防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爱国意识,增强拥军使命感。每逢中秋、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市图书馆都会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与共建单位开展联谊活动,帮扶部队图书室的建设,送去优秀的节目影片、慰问品等。

    为满足部队官兵高层次文化生活的需求,市图书馆在2014年12月起开展的“百姓讲坛”活动中,指定专人负责向共建单位传递讲座信息,邀请官兵参与互动交流。同时,还根据部队官兵个人需求,点题邀请专家前往部队做专题讲座。2015年1月,市图书馆邀请海军91911部队的100多名官兵参加由资深学者阮忠教授主讲的《传统文化的两种境界与现实人生》讲座;2015年8月,邀请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呼吸内科的李慧灵副教授到驻地某部为官兵举办健康讲座。通过“百姓讲坛”这个平台,市图书馆为部队官兵架起了文化学习的桥梁,受到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为解决官兵“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针对驻地部队单位多、分布广,大多数部队自有图书室存在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等情况,市图书馆重点走访了20多个驻军单位,了解官兵们的文化需求,制定了《三亚市图书馆帮扶军营图书室工作方案》和《军营热点书目需求调查表》。2012年,在得知驻地75777部队的高峰哨所由于驻扎海拔高,交通不便,导致官兵借书难、读书难的情况后,市图书馆主动架起读书桥梁,从市区驱车60多公里,沿着蜿蜒而上的山路,将200本流动图书亲自送到75777部队高峰哨所的官兵们手中,并定期进行调换。多年来,市图书馆先后向海军三亚舰、海棠湾消防中队等基层单位免费赠送图书1500余册,价值7万余元。

    积极探索知识拥军服务新模式

    市图书馆经过多方的考证调研,积极探索知识拥军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流动图书站、自助图书馆、分馆等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为突破固定场馆和时间的限制,为部队官兵提供方便、快捷的图书自助借还服务,市图书馆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宿舍、海警二支队营区、海螺馨苑部队家属区等部队家属营区设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由专业团队进行运作,每周更新图书400余册。在条件允许的部队单位,市图书馆还负责定期推荐数字资源阅读服务,将丰富的学术讲座、培训、视频等信息资源通过IPAD等移动阅读终端送到官兵们手中,让部队官兵和家属在满足阅读需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网络书香带来的乐趣。

    2014年,市图书馆首次将图书馆总分馆模式运用到部队文化服务上,建立了三亚市图书馆海军91911部队分馆,在海南省率先采用无人值守模式,把图书馆办到官兵身边去,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数字资源阅览、共享工程覆盖、政府公开信息查询等功能。自分馆启用以来,市图书馆共计向海军91911部队分馆调拨图书28000余册。

    2012年以来,市图书馆通过建立流动图书站、自动图书馆、分馆等方式,先后为18家驻市军警部队官兵办理集体借阅证,调拨图书40000余册,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部队基层连队“读书难、借书难”的实际问题,使知识拥军工作走向常态化,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军营文化建设,营造军民一家亲的文化和谐氛围。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